网络编程 | 站长之家 | 网页制作 | 图形图象 | 操作系统 | 冲浪宝典 | 软件教学 | 网络办公 | 邮件系统 | 网络安全 | 认证考试 | 系统进程
Firefox | IE | Maxthon | 迅雷 | 电驴 | BitComet | FlashGet | QQ | QQ空间 | Vista | 输入法 | Ghost | Word | Excel | wps | Powerpoint
asp | .net | php | jsp | Sql | c# | Ajax | xml | Dreamweaver | FrontPages | Javascript | css | photoshop | fireworks | Flash | Cad | Discuz!
当前位置 > 网站建设学院 > 网络编程 > C#应用
Tag:注入,存储过程,分页,安全,优化,xmlhttp,fso,jmail,application,session,防盗链,stream,无组件,组件,md5,乱码,缓存,加密,验证码,算法,cookies,ubb,正则表达式,水印,索引,日志,压缩,base64,url重写,上传,控件,Web.config,JDBC,函数,内存,PDF,迁移,结构,破解,编译,配置,进程,分词,IIS,Apache,Tomcat,phpmyadmin,Gzip,触发器,socket
网络编程:ASP教程,ASP.NET教程,PHP教程,JSP教程,C#教程,数据库,XML教程,Ajax,Java,Perl,Shell,VB教程,Delphi,C/C++教程,软件工程,J2EE/J2ME,移动开发
本月文章推荐
.使用C#编写一个计时器.
.如何在控件的设计时得到窗体设计.
.C# 操作文件.
.C#注册表的读,写,删除,查找.
.使用foreach来读取记录.
.C#中对注册表的操作.
.解读C#中的正则表达式.
.在Linux中使用C#.
.用CDO.Message打造邮件发送程序.
.C#源码读取excel数据到程序中-SQ.
.利用c#制作简单的留言板(2).
.C#導出Excel源碼.
.C#中的委托与事件[翻译] .
.获取cpu序列号,硬盘ID,网卡MAC地.
.C#操作MySQL中文乱码的解决方案.
.用C#开发.NET CF 蓝牙通信模块.
.利用C#进行AutoCAD的二次开发(一.
.一点C#代码的使用心得.
.C#实现类似qq的屏幕截图程序.
.用Visual C#中实现DB2数据库编程.

C#箴言之用属性来访问类的私有成员

发表日期:2006-6-13


  在程序中,难免要访问某个对象的私有成员。那么以前实现这类功能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最简单,就是把成员访问符从“private”改为“public”即可;而另一个就是提供公有的成员访问函数来进行访问。那么现在用C#编写程序,就不再需要采用前面所说的两种方法了,而直接使用属性来完成。

  首先来看看三种方法的如何实现以及调用的,这里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即访问“EmployeeInfo”类的私有成员strName,具体如下表格所示。

  private string strName; 访问方法
修改成员访问符 修改:
private string strName;
为:
public string strName;
EmployeeInfo empNew...;
string strNameValue = empNew.strName;
empNew.strName = "me";
公有成员函数 增加如下两个成员函数: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str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 string Name )
{
 strName = Name;
}
EmployeeInfo empNew...;

string strNameValue = empNew.getName();

empNew.setName( "me" );
属性 增加如下属性: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return strName;}
 set{ strName = value; }
}
EmployeeInfo empNew...;
string strNameValue = empNew.Name;
empNew.Name = "me";

  那么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呢,用如下的表格,可以更好的说明三者的区别。

  类的封装性 代码安全性 代码繁琐性 代码效率
修改成员访问符 破坏类的封装 存在潜在危险 简便 最高
公有成员函数 没有破坏 安全 繁琐,而且调用不直接 最低
属性 没有破坏 安全 简便 仅次于第一种方法
    (备注:这里用红色表明每一子项中最不好的)

  因此可以看出使用属性不但没有破坏类的封装性,没有减弱代码的安全性,而且和第一种方法一样简便,只是在效率方面要略低于第一种方法。但总体看来,在C#中用属性来访问类的私有成员是不二的选择。

  不过对于使用属性,以及如上表格所说的,难免会有人产生如下一些疑问。

  疑问一:就是用属性是否能达到成员函数那样的效果,即完成复杂的代码操作。

  其实属性的底层实现是借助于成员函数,只不过这部分转换是由系统帮忙做的,所以在编写属性的时候,可以像编写成员函数一样,即在成员函数中所能写的代码片断,完全可以在属性中套用。下面就贴出属性所转换的微软中间语言(MSIL)代码。

.property instance string Name()
{
 .get instance string NameSpace.EmployeeInfo::get_Name()
 .set instance void NameSpace.EmployeeInfo::set_Name(string)
}// end of property EmployeeInfo::Name

.method public hidebysig specialname instance string get_Name() cil managed
{
 ...
}// end of method EmployeeInfo::get_Name

.method public hidebysig specialname instance void set_Name(string 'value') cil managed
{
 ...
}// end of method EmployeeInfo::set_Name


  如上就是前面EmployeeInfo类的Name属性所转换的中间语言代码(不过省略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因为这里并不是为了研究中间语言代码,如果需要对这部分有更多地了解,参看中间语言相关书籍)。

  疑问二:就是用属性的效率是否仅次于第一种方法。

  从上面很容易看出,属性在编译的时候会转换成和成员函数一样的代码,那么它的效率应该和成员函数是一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JIT编译器会把属性所转换成的两个成员函数作为内联函数,这样效率会提高很多。(注:内联函数是代码被插入到调用者代码处的函数,通过避免函数调用所产生的额外开销,从而提高执行效率。不过书中也提到,即使不是内联函数,成员函数相对于方法一的效率损失也是微乎其微的。)

  用C#写程序,一提到属性,大家都会编写。其实在属性中,可以产生很多应用,接着来就分别说明。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属性中使用索引符,例如像“ArrayList[i]”来访问ArrayList某个成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属性名以及索引参数的编码格式是固定的,如“this […]”。不过索引参数可以是多个,而且不光支持整型参数,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参数。例如:

public ReturnValueType this[ ParType1 parValue1, ParType2 parValue2]
{
 get{...}
 set{...}
}

  <!--[if !supportLists]-->2. <!--[endif]-->可以给属性操作加上互斥锁,以防止多线程操作时而产生的并发错误,具体如下。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
  lock(this)
  {
   return strName;
  }
 }
 set
 {
  lock(this)
  {
   strName = value;
  }
 }
}

  <!--[if !supportLists]-->3. <!--[endif]-->书上还提到属性的其他应用,例如:通过接口来实现在一个类中同时提供只读属性以及非只读属性。但是我个人认为,虽然这样可以实现,但是会产生歧义,即在一个类中提供两个不同版本的属性,破坏了类的一致性,所以我并不推荐这么做。

  接着,要说说编写属性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我个人认为有如下两点大的方面。

  第一个就是编写属性get部分的时候,如果当前属性的类型是引用类型的话,且不想通过属性来修改局部成员的话,最好返回局部成员的copy,而不是成员本身。

  例如:

public class class1
{
 string _data;
 public class1( string data )
 {
  _data = data;
 }

 public string Data
 {
  get{ return _data;}
  set{ _data = value;}
 }
}

public class class2
{
 private class1 myClass1 = null;
 public class1 Class1
 {
  get{ return myClass1; }
 }

 public string Data
 {
  get{ return myClass1.Data;}
 }

 public class2( string data )
 {
  myClass1 = new class1( data );
 }
}

  如果按照如上所写,那么class2对象可以通过Class1.Data属性访问和修改局部成员myClass1某些值,这样就可以修改了myClass2的私有成员myClass1的值,即会产生潜在错误。

  例如:

class1 myClass1 = myClass2.Class1;
myClass1.Data = "test2";

  如何避免这类错误呢,那么首先需要修改Class1属性的编写,其次在class1类需要提供Clone函数或者其他copy函数,具体如下:

public class class1:ICloneable
{
 string _data;
 public class1( string data )
 {
  _data = data;
 }

 public string Data
 {
  get{ return _data;}
  set{ _data = value;}
 }

 #region ICloneable Members

 public object Clone()
 {
  // TODO: Add class1.Clone implementation
  return new class1( _data );
 }
 #endregion
}

public class class2
{
 private class1 myClass1 = null;
 public class1 Class1
 {
  get{ return myClass1.Clone() as class1; }
 }

 public string Data
 {
  get{ return myClass1.Data;}
 }

 public class2( string data )
 {
  myClass1 = new class1( data );
 }
}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编写属性set部分的时候,这里需要对参数进行有效性检查。因为属性是外界修改类的私有成员的入口,为了避免因为私有成员不正确而产生的错误,所以在进行属性set的时候要进行有效性检查,从而保证私有成员对于整个类来说是有效的。

  那么在实际应用当中,与属性密切相关的就是实现两个窗体之间数据访问,这可能是写WinForm程序最基本的。不过很遗憾的是,网上在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建议用第一种方法来解决。

上一篇:C#中父窗口和子窗口之间实现控件互操作 人气:7404
下一篇:用CDO.Message打造邮件发送程序 人气:9191
浏览全部C#的内容 Dreamweaver插件下载 网页广告代码 祝你圣诞节快乐 2009年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