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 | 站长之家 | 网页制作 | 图形图象 | 操作系统 | 冲浪宝典 | 软件教学 | 网络办公 | 邮件系统 | 网络安全 | 认证考试 | 系统进程
Firefox | IE | Maxthon | 迅雷 | 电驴 | BitComet | FlashGet | QQ | QQ空间 | Vista | 输入法 | Ghost | Word | Excel | wps | Powerpoint
asp | .net | php | jsp | Sql | c# | Ajax | xml | Dreamweaver | FrontPages | Javascript | css | photoshop | fireworks | Flash | Cad | Discuz!
当前位置 > 网站建设学院 > 站长之家 > 营销推广
本月文章推荐
.做好网站策划之网站的内容规划.
.于斌:2007年度流行网站推广方法.
.揭开圈子营销的神秘面纱.
.如何营销一种在线生意?.
.广告营销趋势:全方位,点对点.
.离开网络的营销,B2B、B2C是奢谈.
.讨论有感:篱笆网的发展首先在于.
.从IDC数据看网站的广告价值.
.网络营销的八大实战技巧.
.关于网络营销的战略错误问题.
.写给站长和网络营销人.
.行业网站的运营与发展.
.网站推广:增加网站流量的方法.
.B2c杂思:转化率和推毛率.
.从开心网的方式计算:如何保鲜期.
.中国经营报:“粘住”网购客.
.视频分享网站视频广告发展面临的.
.关于某论坛运营状况的内部诊断.
.难以置信,这样的网站每月盈利上.
.网络营销拼的是创意.

蓝皮:招聘类网站的反向思考

发表日期:2008-5-3


最近在找工作,所以陆续注册了一些招聘网站:智联、前程无忧、中华英才、中国人才热线、西部工作网。这几个网站的用户感受都很差,我经常在里面迷失方向,有的找不到个人搜索器,有的根本就收不到订阅邮件,加上首页密集堆积的企业招聘广告和此起彼伏层峦叠嶂的导航,还没开始用就已经晕菜了。不过,今天我不做用户感受汇报,只想从这类网站的运营模式来反向思考一番。

思考之一:这些网站都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运营思路,由此衍生的服务理念自然以企业为主。企业作为买家,是网站的主要利润来源,以企业为主似乎并无不妥。但这种所谓买方市场的假设是否真实?以企业为核心服务对象的理念是否对路?

思考之二:网站将企业招聘行为假设为常态,这没错,很多企业确实常年求贤若渴。但网站同时将人才的求职行为假设为突发性、非常态,这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能从中挖掘更大的价值?

首先,我不认为人才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很多企业长期活跃在传统人才市场和招聘网站,恰恰说明其人力资源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与买方市场的特征不符。但同时,这也不是一个卖方市场,因为很多人才并不能迅速从中找到如愿的企业(比如我)。实际情况是买家找不到卖家,卖家也找不到买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市场信息不对称更恰当些。按照这个逻辑,买方和卖方实际上都应该有所兼顾,但实际上,作为卖方的个人用户掌握资源较少,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因此市场更应该对卖方有所侧重才对。不如此,卖方就很难与买方建立起平等的交易关系而导致双方利益受损。如此看来,招聘类网站以企业为中心的思路偏差就很大了。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偏差?缘起是网站的盈利模式:向企业收费,面向人才免费。俗话说得好,谁付钱,谁就是大爷。招聘类网站的口粮从各路企业中来,自然要将企业伺候好才是。不过,以企业为中心就能把企业伺候好了吗?我们来看看企业的核心需求,两个字:要人。如果网站不能帮助人才与企业迅速配对,就不算满足了企业的核心需求,明显双输嘛。反过来想,招聘类网站针对企业免费,而向个人收费,可行吗?当然可行。从成本来看,个人用户离职的成本要远远大于企业招聘人才的成本,这是缺乏福利制度的中国国情使然。所以,个人更加急迫需要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这样的心态将促使个人用户想尽办法,甚至不排除通过付费来获取职业信息。说到费用,目前招聘类网站的收费模式主要是购买时间段,企业花几百元钱,购买一周或者一月的使用权限。如果以个人用户为中心,同样可采取购买时间段方式进行收费,费用额度小,还可通过手机、支付宝等灵活的方式支付,营销心理上可行,技术上也可行,最重要的是,这种收费模式的获益还将高于企业付费。无他,企业少,而人才多也。别担心个人的那点小钱,所谓集腋成裘,说不定另一个QQ式的盈利大户就此诞生。

既然向个人用户收费,理当想个人所想,急个人所急。个人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当然是找工作。但这么说太简单,我认为应该是在网站或客服的有效指引下能够快速、方便地找到理想职业——基于之前提出的企业免费思路,必然有大量企业进入,个人用户可选择空间增大了,配对率肯定明显上升——这里面需要重点谈的是服务。我们先不说那种大成本投入的人力服务,实际上,借鉴sns社区的数据挖掘技术,完全能够方便快捷地向个人用户推荐优质的职业信息。推荐,就必然需要提供数据,个人用户如何提供数据?提供什么样的数据?我非常反感目前招聘网站那种强制性的庞大数据录入,既劳心,又伤神,还费时,最要命是很多时候全是无效行为。这些问题也有解决之道:网站通过开放API来获取个人用户在其他网站的大量行为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有效匹配,必要时借助客服人力辅助。如此,不但将个人用户的需求完美实现,更可将简单的求职这一非常态定位延伸至以职业为联系纽带的社区发展方向,一个飞跃啊。试想,如此架构的平台开发运营起来,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这边,个人用户付费后,可非常便利地选择性导入所需数据(博客、人脉等),接着,大量企业职位资源不断被发送到个人用户面前并实现有效匹配,同时个人还得到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和人脉资源积累;那边,企业人才库永不干涸。最开心的是网站,不但收取了大量个人求职费用,针对高端企业用户的猎头钱也尽入囊中,正所谓三方共赢乐开怀,和谐社会指日待。

思考结束,回到这一幕尚未实现的今天,我如何借助招聘网站之外的途径尽快找到如意职位,各位,有好建议吗?

上一篇:淘宝B2C商城动了谁的奶酪 人气:1047
下一篇:地方站如何有效推广 如果做个好地头蛇 人气:1066
浏览全部招聘类网站的内容 Dreamweaver插件下载 网页广告代码 祝你圣诞节快乐 2009年新年快乐